自2月17日以来,我校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关于“延期不停教、不停学”的工作部署,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。近日,学校组织年级主任和教研组长,针对一个月网络教学实施情况,特别是存在的问题、好的做法及今后的改进举措,展开线上研讨。
通过一个月的网上教学,从刚开始的摸不着头脑到现在的熟练操作,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。现在,孩子们也基本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,我校的线上教学整体比较平稳,各位老师都能够灵活运用华为平台、QQ群、腾讯会议多种教学形式和手段完成教学任务。线上教学逐渐走向正规化和常态化。总体来看,过去的四周线上教学秩序良好,老师们都做得很好,组长们更是辛苦,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以外,还要组织集体备课,督促本年级的老师完成备课任务。有的年级的老师针对华为平台网络拥堵现象,改用了QQ群直播。有的教师主要采用学生自学,辅助直播精讲、答疑、提问考核的方式进行。有的教师怕空中课堂学生掌握不好,自己利用微信直播,将学生在听课中存在的问题,自己制作视频,将教学重难点及时强化、落实,还有的教师每堂课结束均要对授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预习任务,确保最佳授课效果,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不掉队。
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,我校每天的线上教学采用微课自学、预习单导学、教师讲授、学生微课等展示学习成果、组织在线讨论等方式开展在线学习活动。
教学流程分五个板块进行:
1.上传“预习单”,自主学习
教师上课前在教学云平台上传“课前预习作业”,指导学生预习。
2.反馈“预习单”,检验学习
每天,老师们用5分钟进行预习作业反馈,针对预习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强化指导,梳理学生质疑,聚焦核心问题。
3.观看“微视频”,在线学习
教师通过空中课堂送给学生开始在线学习的内容。教学时,最好设置回放功能。方便学生课后进行复习。
4.推送“检测单”,巩固学习
教师将当天的学习重点设计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堂检测、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知识。
5.上传“作业单”,检验学习
教师让学生每天上传课堂检测单,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,发现共性的问题,集中线上反馈,个别同学的问题,单独辅导,确保最佳学习效果。
为了提高线上教学效果,特对下一步的线上教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:
1.线上备课
选择了适宜的线上教学内容后,要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做好充分的备课。线上教学的备课尤其要关注课堂的学习“量”,力求少而精,指向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,教学内容要精要,也要求教师设计精要的自主学习任务。这样的学习任务也不能多。一节课一两个学习任务,它们依据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设计,表述要简洁而明晰,情境尽量生动活泼,学习路径要有具体的安排。
(1)课前预习设计围绕三点
一是本课学习所需要具备储备的重点知识点。以语文学科为例,如重点易错字词检测练习。
二是预习本课,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,梳理知识概要。以语文学科为例,归纳课文主要内容、理清写作顺序的相关练习。
三是发现并提出问题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,要求学生梳理出预习中的困惑点、难点,在班级互动空间,提出问题相互交流,便于老师确定学习重难点,引导学生共同思考。
(2)课后拓展设计
作业布置技巧。线上教学较传统课堂,可以稍稍放慢我们的脚步,对于基本知识的教学可以“进度慢一些,难度低一些”,适应居家学习的特点,可以“阅读多一些,实践广一些”,要多布置基本型、应用型、实践型作业,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。
要设计好夯实本课所学,布置课后训练任务,根据教学需要,可以做更开放的任务设置,除了在线的客观题外,还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主观题,比如一些视听作业、手绘或电子思维导图、小手工小制作等。以语文学科为例,语段阅读练习、小练笔、双基思维训练客观题、课外拓展阅读推荐、录制朗诵小视频或录音等。
2.线上教学
要特别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。教师应该关注到各类学生,依据学生居家学习和在线教学的特点,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学习指导。教师可以通过个别交流作业评价等方式采集学情;通过学习预习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带着任务学习教师授课视频;通过在线提问、随堂测验、讨论区小组研讨等形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。
答疑和反馈可坚持全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原则,依据学科特点和作业形式选择快捷方便的反馈方式,可以全体或个体语音评价,也可利用平台在作业图片上进行打等第、计分数或文字评价等,还可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留言的功能,比如“每天一个好问题”或“说说我的不懂之处”来及时收集学生预习疑惑及课后困难,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,让教学真正在学生身上发生,确保从学生中来,到学生中去。
3.注重及时反馈。
传统课堂教学,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现场反馈,而现在隔着屏幕,适时反馈更显得尤为重要。及时通过微信群互动答疑等手段查漏补缺,同时反馈学情,有利于我们调整接下来的教学方向和进度。
我们特别要注意学生的作业和成果展示。我们可以在网络上采取多种形式,开展学生间的线上学习成果、优秀作业等展示,发挥学生集体教育功能。特别是一些项目式实践性学习成果,可以在学生学习群中进行展示。
4.注重家校合力。
线上教学,把家校共育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,从可有可无变成了必须!要争取家长的配合,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,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巩固知识的情况,充分利用家长的角色,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,赢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!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